女足世界杯
2023-12-07 06:59:12

原标题:女足世界杯 | 三件小事折射中国女足的女足困局

新华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8月4日电(记者树文  、牛梦彤、世界肖世尧)3日 ,女足中国女足飞离阿德莱德 ,世界离开了本届女足世界杯,女足带着并不愉悦的世界心情 。

关于1:6惨败于英格兰队 ,女足事后的世界各种技战术分析很多:要是这样布阵 ,要是女足那样用人……但客观来说 ,中国女足已经不代表顶级的世界世界女足水平了 。哪怕这次少丢几个球  ,女足甚至小组出了线,世界都无法掩盖中国女足衰退的女足现实 。

可以说,世界中国女足的女足衰退,并不是本届女足世界杯或东京奥运会的几场失利 ,也不是亚洲杯的奇迹夺冠。这种胜负,仅仅是一种表象。而这背后,中国女足发展中遭遇的问题,或许可以通过新华社记者采访女足过程中遇到的三件小事窥其一斑。

8月1日 ,中国队球迷为离场的中国队球员鼓劲加油 。新华社记者丁汀摄

小事一:陈婉婷看不到的录像

陈婉婷是谁 ?前亚洲最佳女教练,曾经的中国女足帅位有力争夺者,目前执教江苏女足,这次是女足世界杯12人技术研究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 。可这样一位教练  ,曾向新华社记者吐槽说,在中国女超联赛中,她很难看到自己需要的录像资料 。

陈婉婷介绍 ,给她提供的录像资料,仅仅是电视转播视角下的镜头素材 ,而不是教练需要的全场素材  。“球迷和教练的视角是不一致的,我们要对队伍、球员进行分析  ,电视视频并不完整。”陈婉婷说 。

江苏女足目前是国内女超联赛上游球队 ,可这样的球队 ,连这种必要的素材都不齐全 ,又能从哪里提高自己的技战术能力呢?在和欧美强队的对抗中 ,我们看到了中国女足完全被压制  ,而身体条件类似的日本女足 ,相对处理得游刃有余 ,这其中,日常的训练和培养起到了多大的作用?

陈婉婷委婉地说:“仅仅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应该做的事情上 ,像教练培训和青训培训、建设数据库 、提升联赛质量,中国女足的进步可以是很大的。”

那么 ,是否这些方面 ,我们还做得不够  ?这样下来,教练又能如何提高自己的训练质量,更不用提追赶国际先进水准了 。

展开全文

图为陈婉婷

小事二:前国脚的后路

一位接受过新华社记者采访的女足前国脚坦言 ,自己退役后还是会回到体制内,进体育局或体工队。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国脚表示,她了解的大多数国内队友、对手也是这样考虑的。

和部分球迷的感觉不一致 ,在目前的女超联赛中  ,中国球员的收入和国外同行比较起来并不落后 ,甚至还有明星球员出国踢球薪水不及国内的情况  。据国际足联统计 ,世界女足平均年薪为1.4万美元 。

但这样的薪水 ,依然无法扩大中国女足的根基。对于球员个人而言 ,这不是薪水的问题,而是出路的问题。女足球员退役之后怎样办?进学校当老师,她们很难取得教师证;在社会上当教练 ,也很难有这么多职位;关于在学校推广专业教练 ,目前看来还没有推广开来……

那么,她们仅仅能寄希望于编制 。而即便千辛万苦获得编制之后,到底还与足球 、女足有多少关联,对于大部分球员而言是一个谜。

以往的少体校体系在足球方面已经不太灵光了 ,而新的体系尚未发挥出预期的功效,中国女子足球的发展,仅仅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“圈地自萌” 。这种循环下 ,在以往体系的红利被吃干抹净之后,今天“铿锵玫瑰”的筋骨又靠什么来支撑呢?

8月1日 ,中国队在比赛后离场。新华社记者白雪飞摄

小事三:一支半职业女足的狂欢

中国女足开头本届世界杯比赛前,曾在阿德莱德的彗星俱乐部训练。俱乐部主席吉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,他们俱乐部男女足都有 ,俱乐部设立一个狂欢日,通常大概有170支队伍会来参加,会有接近4000名观众来这里度周末 ,这对他们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。而彗星俱乐部参加的仅仅是南澳大利亚州的半职业比赛。

甚至这样的比赛,“(主场)我们会收取10澳元的门票费 ,偶尔也会涨到15澳元。”吉米表示 ,“来看比赛的观众人数一般来说会有300人左右。”

与此同时 ,女超联赛前十轮60场比赛  ,总计观众73364人次 ,场均1222人次。看似还有部分观众 ,但据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解到 ,部分俱乐部基本以组织球迷观赛为主  。女超“霸主”武汉车谷江大一场比赛也就几百名观众 。

3月12日 ,武汉车谷江大队球员姚伟(右)在一场女超联赛中带球突破。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

在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中 ,国内无论球员还是教练对于欧洲女足尤其是英格兰女足的迅猛发展,无不提到了她们的联赛,提到女足欧冠半决赛那5万的观众。

中国女足俱乐部的运营之难由此可可见。而女足方面基本都是投入,纯靠赞助和拨款支撑 ,在国内足球行业不景气的今天 ,这种支撑显得尤其艰难。

彗星俱乐部也认为,门票收入对于他们来说很少 ,但他们会积极与球迷互动,“我们还会在周日举办青少年足球比赛日 ,那一天在这里可以进行多达25场比赛。另外 ,俱乐部还尝试依托场地举办一点儿其他活动,例如颁奖之夜、智力竞赛之夜等 ,一年中会有四到五个月我们都是这样运作”。

而国内的女足依然是养在深闺。她们的任务 ,除了国字号集训和赛事、联赛等 ,主要就是全运会 ,和社会层面的沟通还处于起始阶段 。这种管理体系下,又缺乏了当初的体校基础 ,怎样能扩大基础、迎头赶上 ?

长期以来 ,关于中国足球的发展 ,洋洋洒洒的文章已经有很多,但归根到底,就是一个“谁来教、谁来踢、谁来管”的问题  。

而从这三件小事 ,或许可以看出一点儿中国女足乃至中国足球发展的困惑。

来源:新华社

(作者:车载配件)